2021年11月5日 • 周五
15:34

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考报名将开始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答疑

成人高考、函授大专学生可报考

  省教育考试院表示,除经过招生院校考核合格,获得少年班、数学英才班、数学领军计划资格的考生外(名单由招生高校提供给省招办),高中阶段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不得报名参加广东省普通高考。

  高中阶段学校(含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不得报名参加广东省普通高考(含3+证书考试)。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者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得报名参加广东省普通高考,但是成人高考、函授大专不在此列。无高中毕业证需办理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证明,方可报名参加广东省普通高考。

  户籍从外省迁入考生

  需满足要求方可报考

  根据高考报名政策,具有广东省户籍,且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广东(即身份证号码的前两位为44)的考生,可在广东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户籍从外省迁入广东省的考生(即身份证号码非44开头),户籍、学籍需满足相应的要求才能正常报考;未达到上述条件的广东户籍考生,也可以在广东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但只能参加高职院校(专科)批次录取,不能参加本科批次录取。

  不符合广东省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考生应密切关注原户籍地(或流出地)的报考通知,及时回原籍报考。确实错过原籍报考时间的考生,应及时将名单由所在中学上报上级招考机构,省教育考试院将尽力协调考生原籍省份招考部门解决。对艺术类、体育类、中职类等特殊类型考生,因各省的考试时间较早,一旦错过当地高考报名将无法安排考试。

  非广东省户籍的考生须符合广东省随迁子女高考报名条件,方可在广东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根据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报名资格审核工作指引,要求考生父亲或母亲在广东省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及基本医疗保险,截至高考录取结束时缴费年限累计达3年以上(含3年)。考生父母仅购买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及基本医疗保险中一种的,不予认定。

  近三年广东高考报名人数稳步上升

  记者了解到,近三年,广东省高考报名人数保持稳定上升。2019年的数据为76.8万人,2020年的数据为77.96万人,2021年的数据为78.8万人。与此同时,广东也在加大新建高校力度,比如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经新设立,广州交通大学(筹)也有望明年开始招生。

  很多考生家长还关心,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是有什么区别呢?该如何选择呢?

  春季高考主要针对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考生(又称“3+证书”考试),高职院校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录取考生,报考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及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高职学段考生,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录取并于2022年进入高职阶段学习的考生。在这个阶段,考生只能考广东省内高职院校和少数本科高校,如今春季高考录取人数占省内高职招生名额的7成左右。考试时间在每年的12月-次年1月,录取时间为3月。夏季高考主要适用冲刺本科院校的考生。

  “3+证书”考试和夏季普通高考不能兼报

  省教育考试院指出,“3+证书”考试的报考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应往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持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证明报考。但是,“3+证书”考试和夏季普通高考不能兼报。

  学制少于三年的高中阶段学校,其应往届毕业生初中毕业不满3年的(时间计算到高考当年8月31日),可以在广东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含3+证书考试),但只能参加高职院校(专科)批次录取,不能参加本科批次录取。

  符合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未取得证书,但已报名参加2021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或英语等级考试的考生,可先报名,并在春季高考填报志愿前取得证书,方可参加“3+证书”考试的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

15:33

合肥:小舅子请姐夫当“枪手”成人高考考场被抓现行

合肥:小舅子请姐夫当“枪手”成人高考考场被抓现行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日前,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益民街派出所破获一起代替考试案,小舅子请姐夫当“枪手”。

10月23日上午,全国成人高考升学考试中,监考人员在开考后要对考生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实。当检查到考生“李某某”时,监考人员要求其摘下口罩接受查验,但“李某某”却迟迟不肯抬头。当监考人员询问其是否是本人时,“李某某”顿时慌张起来。监考人员感觉可疑,便立即报警。

经民警仔细比对发现,该名考生体貌特征与其所持的李某某的证件信息不符。“我不是李某某,我叫王某。”面对民警,王某终于说出了实情。

经查,王某是考生李某某的姐夫。考前,因李某某没有认真备考,便动起了歪主意,请王某替自己参加考试。因碍于情面,王某便同意了,本以为能蒙混过关,但没想到还是被监考人员当场发现。23日下午,民警将李某某抓获。

经调查,二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目前,二人因涉嫌代替考试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15:32

参加2022年成人高考需要考量哪些方面?

随着2021年成人高考结束,对于想要参加成人高考提升学历的新考生来说,今年考试结束就可以马上准备明年的成人高考了,这样就足足有一年的时间来进行复习,但对于新考生来说,对成人高考的熟悉度不够,需要做什么准备不清楚,其实很多东西也需要等到省教育考试院的报考通知下来才知道,但可参加今年的情况。
参加2022年成人高考需要考量哪些方面?

一、报考材料,提前须知

其实每年的报考材料都差不多,所以考生可以参加今年报考要求中提前准备好部分材料,像二代身份证、以及在线身份证认证就是比较基础,像湖南省内考生到时候按照相应的步骤在网上操作即可。

但在湖南对于省外考生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居住证这一块,所以省外考生若是在湖南省内工作生活,并且要参加明年的考试,就可以提前把居住证办好,这样就会节省很多审核步骤,目前湖南省居住证是可以在网上办理的,上传工作证明/购买证明/租房证明等材料,一般15天内会完成相关的办理。
二、确定专业,准备学习资料

首先报考2022年成人高考的考生,要确定自己所提升的层次,这样才能确定自己要学什么课程,准备复习资料。关于统考命题依据,湖南省采用了教育部命题依据《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2020年版),里面有各层次的复习考试大纲,考生以这个为基本参考就可。

在学习和复习时,考生就可以从现在开始,市面上也有整理好的复习资料,这个也可以节省考生很多时间,除了课程、资料的熟悉外,某些内容的背诵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要做好试题的练习,这样对熟悉出题方式和把控考试时间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三、分环节看重点

对于参加成人高考来说,可以大致分为考试复习准备、报名确认和学校录取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有考生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因为一不小心可能就会丧失了此次考试机会,如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大纲来,并且做好复习规划,认真复习;在报名确认的时候一定要核对基本信息按时缴费、普通志愿填报、活体人脸认证;关于成绩出来之后的录取则是要注意征集志愿部分。

新考生要是不了解明年报考的相关信息,其实是可以找到可靠的函授站进行咨询,这样在各个环节都会有相关老师进行提醒,考生也不会漏掉哪个信息,相对来说多了一层保障。以上就是关于参加2022年成人高考需要准备的部分介绍,每个省份可能具体要求会略有不同,具体看报考地当年的报考须知。

15:30

说好的中专学历发的却是技校毕业证,男子向郑州商业技师学院索赔40万

李强(化名)被招生简章上的“国家统招中专学历”所吸引报读郑州商业技师学院中德国际护理就业班,没想到四年后毕业时拿到的却是技工院校毕业证书,他一纸诉状将就读的学校告上法庭。

法院一审判郑州商业技师学院赔偿李强损失10000元,李强提出上诉索赔40万。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学校招生简章写明毕业获取国家统招中专学历

2017年7月30日李强(乙方)与郑州商业技师学院中德护理人才交流中心(甲方)签订《中德护理人才交流中心升学、就业服务协议书》,约定乙方报读专业为德国国际就业班,四年制,毕业后获得中专学历,等等。

根据李强提交的《郑州商业技师学院中德护理人才交流中心2017年秋季招生简单》显示:其所报读的中德国际护理就业班招生计划为涉外护理专业,学制四年,中专层次,含八人间住宿、书费每年7500元……其中说明:国内学习期间注册郑州商业技师学院护理专业学籍;毕业获取国家统招中专学历,可以报考护士资格证,同时获得高级育婴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护理员、救护员等职业资格……

按照以上招生宣传内容,李强于2017年9月到郑州商业技师学院中德护理班报到上学,在校期间,他每年交纳学费7500元,四年共计30000元。然而,2021年6月临近毕业,李强却得知郑州商业技师学院将发放的是技工院校毕业证书,并非国家统招的中专学历毕业证书,遂诉至法院,索赔各项损失共计407509元。

一审法院判郑州商业技师学院违约,赔偿一万元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李强系被告郑州商业技师学院招录的中德护理班的在籍学生,双方依法建立教育培训合同关系,被告作为公办职业教育院校,系招生及提供教育培训的一方主体,中德护理班由被告设置,原告作为被告的招录对象,基于对被告的合理信赖,有理由相信招生简章所涉内容系被告所作宣传,被告没有证据证明其在招生过程中已经就“郑州商业技师学院中德护理人才交流中心”的身份向原告作出特别说明,因此,应当认定被告系《中德护理人才交流中心升学、就业服务协议书》的一方主体。被告不能兑现关于“毕业获取国家统招中专学历”的承诺,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原告相应信赖利益的损失,根据本案情况酌定为10000元。

据此,一审法院判被告郑州商业技师学院赔偿原告李强损失10000元。

男子上诉索赔40万

李强认为一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应当解除其与郑州商业技师学院之间的教育培训合同,退还张博学费。此外,郑州商业技师学院的违约行为对其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应当赔偿其精神损失费等等。李强上诉,请求法院判令解除他与郑州商业技师学院之间的教育培训合同;判令郑州商业技师学院退还学费30000元;赔偿精神抚慰金50000元、误工费用327509元,以上共计407509元。

郑州商业技师学院辩称:一审法院适用法律正确,判决适当,郑州商业技师学院愿意出于人道主义按照一审判决赔偿李强1万元。

据了解,二审期间双方均未提交新证据。法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一致。

二审维持原判

二审法院认为该案系因李强在郑州商业技师学院德国国际就业班上学而引起纠纷。由于李强与郑州商业技师学院中德护理人才交流中心签订《中德护理人才交流中心升学就业服务协议》,约定四年制,毕业后获得中专学历,但是毕业时郑州商业技师学院发放的是技工院校毕业证书,非国家统招的中专学历毕业证书,明显与协议不符,构成违约,一审酌定郑州商业技师学院赔偿李强相应信赖利益损失10000元,处理适当。

关于李强诉请要求解除合同、退还学费、赔偿误工费、精神抚慰金能否支持的问题。因李强自2017年9月入学,至2021年6月毕业,期间在郑州商业技师学院中德班就读,郑州商业技师学院已提供相应的教学义务,双方协议已实际履行,故李强要求解除合同,不符合法定解除条件。综合全案情况及郑州商业技师学院的过错程度,一审酌情支持其信赖利益损失已弥补其一定的经济损失,故其要求其他费用,超出郑州商业技师学院应承担的责任,依据不足,不予支持。

最终,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15:28

消除学历歧视,从改变职场风气开始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发布通知,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合理制定公开招聘资格条件要求,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

在招聘时,将毕业院校、海外学习经历、是否全日制等设置为招聘门槛,是非常明显的就业歧视行为,严重影响了就业公平,侵害了应聘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明确禁止就业机会歧视,其中,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而《劳动就业促进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虽然学历限制未被具体列入,但此门槛明显影响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用人单位若加入类似的学历限制门槛,则违反了“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的条例。

然而,即便明显违反相关条例,类似的学历歧视在明在暗均不算罕见,甚至已形成一股不良职场风气。以985、211等名校毕业或全日制本科作为招聘门槛,实属常见。学历歧视不仅切实存在,而且颇“深入人心”,这一风气弥漫于学界与职场,亟待改变。

人社部的通知,是对禁止职场学历歧视的再次重申。此前,当“第一学历”引发讨论之时,教育部已指出官方并无第一学历的说法。教育部亦多次强调,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不得发布院校、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第一学历)歧视性信息,以歧视性招聘信息博取眼球的用人单位,应当有所处理。

法律明确禁止,有关部门一再重申,职场学历歧视尤其是在招聘时的学历歧视现象为何仍屡禁不止?一方面,当前就业市场属于供方市场,用人单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由于有大量符合岗位基本要求的应聘者,即便岗位对能力的要求与毕业院校等并无直接联系,很多用人单位还是会以985、211等学校为条件,在筛选简历上偷懒。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并未在招聘资格中列明但会以此作为隐性条件,这导致学历歧视难以举证,劳动者很难保障自身权益,因此,又从另一侧面助长了这一不良风气。结果,部分劳动者亦习以为常,甚至有名校毕业生乐于维护这种不良风气。

应聘者是否适合一个岗位,衡量标准应为能力而非学历。正如人社部通知所指出的,招聘的专业条件要求“应当以完成岗位职责任务所需具备的管理能力、专业素质或者技能水平为依据”,同时还强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或者不再设置学历要求。通知还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以技能操作或技能指导履行职责任务的岗位为主,实际操作能力测试在考试中的比重原则上不低于50%。

任何一个岗位,都应当是有能者居之。劳动者不应因为毕业院校、是否有海外经历等区别而被拒之门外,名校毕业生、海归亦无需愤愤不平,如果相应的教育经历成就了自身的突出能力而不仅仅是带来光环,那么,就无惧于在招聘中公平竞争。学历歧视除了让招聘者偷懒,并不会真正为不同的应聘者带来益处,只会不同程度地损害所有劳动者的权益。

人社部的通知只涉及事业单位,但需要放下学历歧视的,显然不只是事业单位。消除学历歧视,从改变不良职场风气开始。以歧视性学历筛选作为就业门槛,对于个人、企业乃至社会发展均有明显负面影响,不得限制毕业院校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市场活力之举。

15:28

人民来论:“第一学历”与“能力认证”绝不应划等号

正值秋季招聘,有关“第一学历”歧视的问题再次引发热议。

让众多毕业生碰壁的“第一学历”到底是什么?招聘中的“第一学历”,其实是指大学毕业后获得的第一张高等教育文凭。

今年9月,教育部在官网回答网友问题时表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这是2014年以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第二次正面澄清同一问题。也就是说,“第一学历”这一概念纯属子虚乌有,更不应成为毕业生求职的无形门槛。

本应注重“能力认证”的招聘,为何只看“第一学历”?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多方面因素。最直接原因是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时间成本,人为设置了一些不合理的选拔标准。

将“第一学历”与“能力认证”划等号,甚至衍生出学历歧视链,本身毫无依据。据教育部预估,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首破1000万。如果纯粹依赖“第一学历”识人,对毕业生和企业将是“双输”局面。同时,“第一学历”歧视将进一步导致人才评价体系的僵化,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进步。

打破“第一学历”,推崇“能力认证”,势在必行。要彻底扭转“第一学历”歧视,首先需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打破学历的门槛,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将毕业院校、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条件,探索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其他招聘单位也应当摈弃“第一学历”崇拜,真正让每一个应聘者都能够有公平的机会,为每一个岗位选拔出最合适的人才。作为应聘者自身,也不该有“第一学历定终身”的想法,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要求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

一个人的学历只代表过去,而能力才代表未来。惟有各方合力,才能让全社会都更关注“能力认证”而非“第一学历”,才能让“一考定终身”的焦虑得以纾解,才能让知识价值更彰显!

15:27

减负之后加什么?减负能否提质?减负之后的课堂教学该怎样实施?

“双减”文件出台后,不少学校、老师、家长都有困惑。减负之后,课程如何保证质量,怎么才能做到减负不减质,甚至提高质量?也许教育的“剩余物”之说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这句话流传甚广,虽然至今学术界对其出处仍有争议,但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教育一定要追求“剩余物”。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没有“剩余物”,学校教育就不可能有“剩余物”。因此,教育的“剩余物”最终要体现在课堂上。

虽然“双减”文件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要求,但高中阶段学校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也不容忽视。高中能不能推进“减负提质”为目的的课堂革命?

追求“剩余物”的课堂革命

我们的实践表明,课堂教学的剩余物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意义,发现学科之美,感受学科之美,探索学科之美,要让学生愿意学这门学科。

二是,要引导学生探索方法规律。题目不是老师给的,是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来的;概念不是老师教的,也是老师引导学生去总结出来的。按照已有知识,创造条件,架设桥梁,在解决特殊问题或解释特殊现象中,总结出初步的概念,然后用于一般情景,完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

三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变化创造,题目要以少胜多,举一反三,实现一题通一类、一题串知识、一题纠失错。

总之,课堂教学追求“剩余物”,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业成就。

减负提质刻不容缓,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课堂革命的根本出路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精神负担过重、机械作业过多、外界压力过大,是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这三个问题就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中小学孩子们弱小的肩膀上,导致学生不想学习、不会学习。

减负刻不容缓。那么,减负究竟能不能提高质量?我觉得,关键是要解决想学和会学的问题。

想学问题的核心是动力问题。大家都知道内动力和外动力之说,外动力主要来自外界刺激,包括分数、排名、奖励、期望和压力等,目前的教育把外动力放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而学习的外动力越强,内动力就越小,反之亦然。如果教育去掉一些外动力,会不会激活内动力呢?从这个角度看,是不是能给减负提供一些思考?会学的问题本质上是学习策略和技术的问题,关键是要提高以思维力为核心的学习力,一旦掌握了学习力,也会促进内动力的提升。所以,想学和会学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激发内动力主要有三个维度:

一是好奇心。幼儿园和小学低段时,孩子们没完没了地问问题,为什么到高中就没问题呢?原因就在于,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似乎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放大学生的好奇心。

二是成就感。随着年级的增加,特別是到初中、高中后,由于片面强调课堂密度、知识容量,部分学生成绩始终难以提高,继而缺乏成就感。即便学习好的学生也会因为缺乏深度学习而成就感不高。

三是创造性。我们的课堂上能不能给学生提供一种创造的可能,而非满堂灌和缺少变化的机械作业。

如果这三个问题都解决了,想学的问题就应该容易解决。

学习的超级动力在于相信学生

为什么说相信学生就能创造奇迹,产生学习的超级动力呢?因为思维决定一切。你的想法会影响你的行动。

相信学生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

一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不会主观有意犯错。

学生犯错误有他自己的原因,虽然这些原因不一定站得住脚。我们只要给学生申辩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说出为什么那样做,然后再启发学生思考,告诉学生更好的建议,学生一般会接受老师和家长的建议。

二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想成为最好的人。

第一名只有一个,我们能做的是,帮助学生缩短与第一名的差距,让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

三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发正能量。要做优点放大型老师,而不是做缺点提醒型老师。今天你又迟到了,作业又没交,课堂又没认真听讲……这些说辞,都是在提醒学生的缺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形成班级的正能量场。

思维导学课堂,从想学会学到乐学善学

解决不想学和不会学的问题,需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入手,也就是需要全面提升以思维力为核心的学习力,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

学习力的概念很多,我喜欢最简单的三要素说,一是毅力,二是动力,三是能力。能力是学习力的基础要素。提升能力,思维力是核心。

思维力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来确定,大小是学生拥有的知识、信息量,方向与目标、路径有关,作用点是解决关键问题。思维导图就是围绕思维力的目标、路径和关键问题展开。

思维导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形式变革。

目标上以学定教,学生的基础在哪里,我们的目标就从哪里起步。

手段上以学促教,以学习方式的变化促进教学方式的变化。

评价上以学论教,要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

二是,教学设计变革。

首先,目标导航,每一条目标都非常明确、具体、可测。

其次,路径引导,目标明确以后,路径就清晰了:哪些目标学生可以自己学习,哪些目标需要同伴帮助,哪些目标需要老师引导……如此,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才能落到实处。

最后,问题导向,提问要精准,要把每个目标变成一个问题,问题的解决就能实现目标的达成。问题精准,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作业。

三是,学习方式变革。

首先,建立框架。帮助学生先识森林,再见树木,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增强把书本由厚变薄的本领和结构记忆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比较容易。否则我们就是点状教学,学生会觉得学习内容非常多、很累。

其次,强化关联,任何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包括基于概念间、学科间的关联,以及知识与学习者本人,与社会、生活、科技的关联。这种关联可以提升学生对学习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最后,学会创造,学习方式的变革重点是学会创造。

减负能不能提质?我想,思维导学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15:26

“双减”百日,教育生态变化几何

从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到今天已逾百日,这100多天,全国1.56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的教育生态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变化体现在放学时间上,双职工家长“托管难”现象得到了根本缓解。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99.2%的中小学校(不含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提供了课后服务,90%的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89.8%的教师参与提供课后服务。

变化体现在孩子的课余时间上,课余时间更宽裕了。截至10月底,在作业管理上,中小学校普遍建立了作业统筹管理制度,作业量得到了有效合理压减。99.4%的学校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94.9%的学校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学校普遍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制度。

变化还体现在家长心态上,家长焦虑减轻。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学校普遍高度重视,强化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努力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学校“双减”工作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有7713.6万名家长在监测平台上接受问卷调查,97.3%的家长对学校新学期减负提质工作表示满意,数据显示,72.7%的受访家长反映教育焦虑有所缓解。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重点是抓好‘三个提高’: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目前看,总体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

新政策出台以来,基础教育有了哪些新气象,还有哪些难题待解?

考试和作业变化最大

对于北京市朝阳区小学三年级家长李莉来说,“双减”给她的家庭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孩子作业少了”。“以前每天晚上回家,要听写、要改错,各科要预习、复习,一到晚上我和孩子都要忙到很晚,有时候孩子总写不对答案,我忍不住就会发脾气。现在好多了,孩子五点半放学作业已经写完了,老师也都检查过了,晚上我们娘俩读书玩游戏,开学到现在,已经读完了《海底两万里》。”李莉告诉记者。

另一个变化是,考试不再“分分必究”,大部分中小学校采取等级赋分制的方式为孩子计分。李莉觉得,这解放了孩子,孩子的自信心也上来了。“八九岁的孩子,做事难免粗心,但是他们一丢分就很难受。现在,95分以上就是优+,给孩子更多容错率,让他们自如地成长。”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探索积累了不少“作业、考试改革”的经验。山东省出台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统筹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校内为主、家校协同、分工明确的作业统筹管理机制。

海南省制定了《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分学段组织开展省级骨干培训和县级全员培训,切实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水平。

湖北省宜昌市设计了书面作业设计指南,强调发挥作业设计的育人导向、诊断改进等功能,明确了作业设计重点和各学科书面作业时间分配。

河北省全面规范学校考试行为,大幅压减考试次数,降低学生考试压力。综合考虑学生年级、学科特点,对各学科考试方式进行明确,包括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可以综合采取趣味游戏、朗读诵读等寓考于乐的方式考查学习成果等。

课堂质量和课后服务提升最快

作业量减下去,课堂质量提升起来,才能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吃得饱”,让“跑得慢”的孩子“跟得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开学以来,不少孩子和家长反映课堂时间更紧凑了。

北京市朝阳区小学三年级学生张垚垚告诉记者,每节课老师都会设计一些小细节。“有的时候让我们两组演算‘对战’,有的时候让我们分组‘出题’,还要说出解题思路。以前听就行了,现在我们还要当‘小老师’。”张垚垚说。

北京市景山学校语文教师周群到前门外国语学校轮岗,讲初二语文课。在提升课堂质量的要求下,她让每个学生给自己写一封信,谈谈自己对语文课的理解和自己的难点。从每一封信的书写、遣词造句和习惯用法,她推测出孩子语文水平欠缺与否,这样在日常讲课的过程中就能有的放矢,根据每个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辅导。

在各地各学校,课堂质量的提升也有着生动的实践。江苏省镇江市根据《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出台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方案,形成内容具体、学段衔接、注重发展的评价体系,并推行教研组发展性评价,重点评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学课堂推进、资源建设和使用等方面。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开设名师、名课、名校在线系列课程,“名课在线”课程聚焦教师专业提升,帮助教师精准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优化教学设计。

课后服务内容多样也让家长们减轻了后顾之忧。江苏省南京市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以学校教师为主力军,积极鼓励体育、艺术、科技、劳动等领域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退休教师、家长志愿者参与。10月14日,由南京市大学教授和小学生共同研制的“田园一号”卫星,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首颗小学生参与研制的空间环境探测科普立方星。

教育均衡还需全面深入推进

目前,全国校外违规补课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并没有完全清除。

从培训机构补课到“一对一”补课,再到“小区私人攒课”“咖啡厅补课”,当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培训被规制,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推进,教育生态逐步向好的时候,“补课”却有了新花样——外卖平台“点课”。家长们通过少数点餐外卖平台点单,培训机构老师“上门送课”。为何重拳之下,依然有机构顶风作案?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告诉记者,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家长们的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另一方面,一些配套改革还需要稳步推进。“比如,在一些地区,课后服务还没有达到家长们期望的标准,要在提供基本‘看管’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家校共育,从而转变家长的观念。”董圣足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这说明教育均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整体课堂水平和教学质量有了提升,但是学校之间的差异还客观存在,一些家长还是想给孩子补补课,把‘差距’减小。”

董圣足建议,一些“双减”的配套改革需要深入推进。“比如,目前很多省市推进的校长教师轮岗制度就是如此,让优质教师资源进一步流动起来,确保教育均衡目标的实现。但是,在校长教师轮岗的年限上,要注意教学进度衔接和年限划定,时间太短不利于教育教学融合提升。”董圣足说。

同时,集团化办学的紧密程度也有待增加。“在对集团化学校的评价中,不宜只选取优质龙头校,而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对于集团中薄弱校的关注度要更高,这样才能整体提升质量,进一步缓解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董圣足认为,中高考改革尤其是中考,要进一步增加综合素质测评的权重,只有“多元评价”的考试指挥棒转变了,家长才能真正放下“心头大石”。

15:24

央视网评:教育岂能因“财”施教、因“势”施教?

最近,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第一小学的一张学生情况统计表在网上热传。
教育岂能因“财”施教、因“势”施教?

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家庭的情况,将学生赤裸裸地分为11类——

“领导子女”

“企业老板子女”

“权势垄断部门子女”

“谈恋爱的学生”

“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

“各种关系过来的学生”

……

分类之细致,

表述之直白,

令人瞠目结舌。

在校期间,为了方便联络,

填写个人和家长基本信息是常见的事。

适度了解家庭情况,

可以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促进家校合作。

但该小学根据家庭情况对孩子标签化处理,

是不是过于“上心”了?

教育讲究因材施教,

现在分类依据变成:

因“财”施教、

因“势”施教。

夹杂着崇拜钱与权的臭味,

暴露了师风师德存在扭曲,

是对普通学生的莫大鄙视。

这深深触痛了很多人的神经,

舆论之下,

11月2日,涉事学校对此事回应称:

“已停止调查学生家庭情况,

部分班主任未正确领会会议精神,该做法欠妥。”

原平市教科局也表示:

“原平一小安排了对重点学生的摸排工作,

在落实过程中,

班主任对此项工作理解不到位、方法不恰当。”

及时叫停调查并追责,值得肯定,

这样的解释,或存在可能情形,

但难以彻底消解家长心头疑虑。
教育岂能因“财”施教、因“势”施教?

教育岂能因“财”施教、因“势”施教?

教育岂能因“财”施教、因“势”施教?

毕竟,此类“摸底”事件时有发生。

个别地方不仅从中小学,

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做家长背景和财力调查,

涉及家庭收入、家庭用车等与教学无关问题,

令人产生“利用家长办事”“看人下菜碟”“区别对待”的联想。

此前,天津一教师就曾在课堂上宣称:

“别怪我瞧不起你,

XX的妈妈一年挣的钱都比你妈妈50年挣的多,

你们素质是一样的吗?”

“以往送到我班里的学生,

全都是家长当官的,

要不就是家里条件特别好……”
教育岂能因“财”施教、因“势”施教?

教育岂能因“财”施教、因“势”施教?

这种毫不掩饰的歧视言论,

令人愤慨,

令人作呕。

往小了讲,

这些孩子还没有进入社会,

就被师长用有色眼镜看待。

“普通家庭”孩子心灵难免受创伤,

“权贵家庭”孩子则容易恃宠而骄,

不利于所有孩子的成长。

这样扭曲的环境下,

很容易破坏师生情谊、恶化同学间友谊的纯粹,

久而久之,成为孩子长大后的生存法则;

也很容易制造焦虑,变异成家长的“权势俱乐部”,

家长们平时生活压力已经不小了,

却又被一张表格无情地放大了。

往大了讲,

教育是推动社会阶层流动的阶梯,

不是反过来制造对立、加剧分化。

把学生按家庭实力分为三六九等,

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初衷,

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款。

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如果老师在金钱、特权、名利面前卑躬屈膝,丧失人格,

极可能影响学生在是非、善恶、荣辱上的正确判断。
教育岂能因“财”施教、因“势”施教?

或许,有人会说,

人情社会,

老师无可奈何,

“为五斗米折腰”实属难免。

但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

本质上还是背离了教育公平的初衷,

背离了有教无类的精神,

是本末倒置,

是短视行为,

极有可能滋生腐败。

要知道,

“好”家庭或许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但谁也无法保证孩子赢在终点线。

2021年11月2日 • 周二
16:12

不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再高的大学排名也只是空有声望

作者:熊丙奇

11月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上,上海交大教授、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发表演讲,指出中国人才数量比美国多,但美国在研究型博士学位项目方面比中国强,原因在于中国本科生教育并没有为研究型博士学位创造出足够多的高质量申请人;目前中国的高校过于注重国际声望,把研究经费和论文数量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刚发布的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上,我国清华大学排名第10名,取得突破性成绩,是中国大陆有史以来排名最高的高校。我国大学在各类世界大学排行榜上的排名,近年来都有“飙升”之势。但这反而引起人们对大学的办学导向的忧虑。

世界大学排行榜,发表论文(数量、期刊、引用率)是权重最高的指标,为提高国际排名,大学就围绕提高论文发表数量办学,把申请科研经费、发表论文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这就把大学变为“论文中的大学”,而非“培养一流人才的大学”。大学教授的重要身份不是学生的导师,而是“课题教授”“论文教授”。这导致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朝少数科研名校集中,国内“顶尖高校”科研化,“地方院校”低质化。调查显示,我国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均经费在2万到3万之间,这些院校本应该专注本科教育,可一方面受经费制约,另一方面为获得办学成就,也跟着头部学校搞科研,用一系列科研指标考核教师,以提升大学排名,这让这些院校的本科教育质量更难保障。

研究型大学当然应该进行科研,但是开展科研的目的,不是追求发表论文,而是培养一流人才,即给学生创造参加前沿科研的机会。可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展科研变为了要求所有学生都撰写论文,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必须在读期间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才能参加答辩。在这种办学环境中,本科教育不被重视,教授们并不愿意在难以出科研成果的本科教育中投入时间、精力,由此出现大学排名提高,而人才培养质量反而令人担心的尴尬。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世界大学排名的提升并没有转化为对优秀国际生的吸引力。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对美国大学进行排行时,并无所谓的“国际声誉”指标,而是一系列本科教育质量指标,包括新生选拔率(学生申请与录取的比例,录取率越低,评价越高)、新生留校率(有多少学生在求学一年之后继续选择留下攻读学位)、教育资源利用率(有多少班级是20人以下的小班教学)、毕业率(有多少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毕业)、校友捐赠率(毕业的校友有多少捐赠母校,反映校友对母校办学的认可度以及毕业后的事业发展情况)。虽然这些指标也遭遇质疑,但是,相对于关注科研等指标来说,这些指标更重视大学的本科教育投入与质量。(熊丙奇)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